奇萊東稜,號稱岳界四大障礙之一,其原始的自然環境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夢寐以求的路線。
這次的隊友包括去年一起爬中央尖的建達,以及台灣攀岩界第一把交椅小翔,又是一支和尚隊,所以領隊不剃光頭上山行嗎?(咦)
奇萊東稜,號稱岳界四大障礙之一,其原始的自然環境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夢寐以求的路線。
這次的隊友包括去年一起爬中央尖的建達,以及台灣攀岩界第一把交椅小翔,又是一支和尚隊,所以領隊不剃光頭上山行嗎?(咦)
中央尖山,標高3705公尺,為中央山脈第四高峰,其西、南、北三面都是險峻的崩崖,岳界赫赫有名的死亡稜線就座落其間;只有東面奇蹟似的覆蓋著一片大草原,稍稍減緩了它的崢嶸,以凡人的角度來看,還真難想像這些植物是怎麼能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下生長下來的。
出發前就知道中央尖山會是很硬的行程,只是,沒想到會這麼硬就是了。
台26環島公路唯一缺口--佳樂水至南田段,從前屬於恆春琅嶠卑南古道,是清同治13年至光緒21年間(1874-1895)先後開闢了八條東西越嶺道路之一,亦稱阿朗壹古道,為昔日原住民打獵遷移、西方學者探險紀錄的路線,更是先民拓荒、清兵行軍的舊道。只是當年行走在海岸線上的先民們,可能想都沒想過,到了後代,有一天這條古道竟會被公路給取代。而留下的,卻只剩一條終於串聯台灣環島公路的政績、一粒粒阻擋人們與海洋親近的肉粽角、和一條哭泣的海岸線。
就讓我們背起行囊,一起探訪台灣的「天涯海角」,讓阿朗壹古道帶我們走進時光隧道,尋訪先人的足跡、瞭解早期居民為了生活克服困難遷徙的血淚史、如何「走浪」到台東生活吧!
時序入秋,又到了芒花盛開的季節,雖然我的「山癌」應該還不算是病入膏肓,不過這一兩年每次爬山之間都隔很長一段時間,久而久之腳還是會常常不知不覺癢起來,偶爾還是要出門動一動比較好。算一算時日,應該差不多是草嶺古道芒花季的時候了,正好我也很久沒有到東北角走動了,出發!
這支隊伍的緣起,來自於當初我們農曆年去高雄找育仕的時候,久違的「每月一山」機制再度啟動,由於當時在場剛好有許多在山隊待了好幾年卻沒去過雪山的奇葩,於是就在眾人的催生中通過了。
丹大橫斷,位於中央山脈南三段的心臟地帶,為傳統高山路線中困難度最高、天數也最長的一條路線,不管從哪個方向進去沒有一星期通常是出不來的。適逢人生最後一個暑假,今年再不去怕以後只能望著日曆興嘆,於是安排了九天時間向台灣的心臟邁進。
這次是我這輩子第四次懷疑自己會不會掛在山上,也肯定是我人生至今最接近上帝的一刻,當然,希望這個紀錄永遠都沒有被打破的一天。
這支隊伍我不知道該取什麼名字,照原本的計劃應該是叫「玉山後五峰」啦,不過因為天氣不佳的關係,第一天走到圓峰第二天就直接撤退了,要不是下山時被小楷學長推著去玉山西峰逛大街,這次上山還真的是把東西背上山又背下山,還不知道背什麼意思的就回家了....
那,就稱呼這支隊伍為「圓峰山屋負重訓練隊」好了。
「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啊....」「那我們現在上山的話,不就變成路上行人欲斷魂了?」
就為了這段對話,預期北台灣即將大雪封山的大夥們一致同意放棄雪山論劍的韻事,轉進中南部避風頭,改去位於玉山山脈稜線北端的郡大山和西巒大山兩座百岳級高山。算一算,如果順利的話,我就要完成三分之一的百岳了呢!
只是天氣和大家的意志力一樣薄弱,最後變成望鄉三日遊....XD
前陣子發起的523的郊山推廣運動今天開跑,第一砲由子豪來打響(聽說六月是我?),路線選在金瓜石黃金博物館園區後方的無耳茶壺連走半屏山出燦光寮,我兩三年前走過一次,蠻漂亮的一條稜線。
正好最近還蠻悶的很需要出去透透氣,加上又是子豪開的隊沒有不去的道理,所以雖然天氣預報實在不怎麼樂觀,我還是去了。
「關山陡峭、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
岳界流傳的這句話充分表達了南一段的艱辛。以至於我們每天幾乎無時無刻都在考慮撤退的事情,我甚至相信最後走完全程只是因為來不及撤退的關係....XD
這是我退伍後第二次出隊,這輩子第三次懷疑自己會不會掛在山上。